恩阳区柳林镇桅杆垭村小课堂 本报记者 夏雨 摄
金秋圆梦慈善助学活动
中坝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送教到得胜中学 图片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提供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记者从教育均衡发展、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资助、“送教下乡”等方面探访我市教育“民生账单”。
义务教育:共享教育均衡发展阳光
本报记者何欢
说起以前的巴州区第十一小学,教室是租来的,非常狭窄,连放架钢琴的地方都没有。如今,一幢幢教学楼气势宏伟,宽敞的操场上体育设施齐全,多媒体设备、化学实验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
烂瓦房、木黑板、长板凳,是恩阳区上八庙镇登文村小学曾经的真实写照。如今,登文村小学已成为恩阳区义务教育均衡战略的先进典型,不仅有明亮的教室、温馨的宿舍,还有宽阔的操场、配置一新的多媒体设备。
教育均衡的根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我市先后编制《巴中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巴中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稳步推进老城区公办高中外迁,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发展。
对于家长而言,教育质量是择校的关键;教育资源要均衡,教师是关键。我市积极破解投入不足难题,建设教师队伍,不仅让城乡孩子“上得起学”,还让他们“上好学”,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教育阳光。近年来,我市累计补充教师1万余名,80%补充到农村学校,110支“名师支教队”定期深入农村薄弱学校送教,惠及150所学校、30万师生。通过上挂下派、定期轮岗等方式,累计交流校长、教师3000余名。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和边远乡镇工作补贴,贫困村小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建设周转宿舍近1.2万套,可入住56%的农村教师。
“我虽然在农村学校,但一点儿也没觉得条件差,政府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我只想用自己的知识把孩子们教好。”常鸿利是2015年恩阳区招引的特岗教师,虽然被安排在村小教学,但是恩阳区按照农村教师“八个一”标准:配备一套办公桌椅、一张床、一个综合柜、一把开水壶、一台电风扇、一个衣帽架、一张体检卡,并且提供每年至少一次的交流学习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大众化的教育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家长更加注重优质、多样化的素质教育。因此,我市坚持用市场化手段破除教育投入瓶颈,扩大交流合作,弥补办学水平短板。
在平昌县驷马镇雷山村小,每周五的特色教学已经成了惯例,“过去,我们村小教育资源有限,但孩子们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就请来专业的特色课老师到村小教学。”村小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使村里只有几个孩子,也不能落下艺术特色教学课程。”
除此之外,我市还积极推进入学机会均等,实行单校划片、多校划片、对口招生相结合的入学方式,促进教育公平。
贫困大学生:求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记者张维/文图
“因为有相关部门和社会的资助,我才能踏进大学的校门,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感恩的人,用知识去回报社会。”8月23日,恩阳区下八庙镇普济宫村困难大学生黄林带着一份感恩的心踏上了前往中国科技大学的行程,圆了他的大学梦。
“上高中时就因家庭变故,差点辍学,是国家的好政策才让我有机会一直读下去,没想到现在还能享受这么多的资助政策。”黄林感激地说,几年前,他的奶奶因患脑溢血导致神志不清丧失劳动力,母亲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常年需药物治疗,家里仅靠父亲黄斌打零工维持生活。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恩阳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给黄林打了电话,告诉黄林符合相关条件,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标准是本专科生每学年8000元,研究生每学年12000元。当天下午,黄林就办理了助学贷款。按照国家政策,还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000元,恩阳区特别将每学年学费和生活费补助标准在国家政策基础上提高到5000元。再加上爱心组织捐助的5000元,黄林不再为上大学的费用犯愁了。
黄林的故事,只是我市众多贫困大学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大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深化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建立健全资助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资助工作,在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优先享受各项国家资助政策基础上,通过银行贷、社会捐、政府投等渠道,实现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了贫困大学生“应享尽享、应助尽助”。
“我们在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同时,始终把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民生保障性工作,深入实施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基层学费奖补、中央彩票公益金、‘雨露计划’、金秋助学、‘创引帮’等资助,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市教育科技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日,今年全市各级各类社会捐资助学共资助大学生1819人,合计资金362.8万元。
“此外,截至2019年9月1日,全市共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36275人,贷款资金约2.8亿元。确保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失学。”市贫困学生救助中心副主任庞亮介绍。
留守儿童:用爱温暖孩子心灵
本报记者杨佳/文图
“谢谢老师对我的关怀,在学校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9月4日,在巴中市中坝小学“爱心小屋”的爱心墙上,一名留守儿童对老师写下了这样一句感谢语。
“我们学校留守儿童比较多,上学期有270多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5%。”中坝小学教师杨兰介绍,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正常地融入学校生活,并且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怀,2016年3月10日,中坝小学成立了“爱心小屋”,设有两名负责人,其中一名是心理咨询师,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关爱工作。
据介绍,“爱心小屋”周一至周五全天开放,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2次以上大型的关爱活动,每周分班级开展关爱活动。今年临近放暑假的时候,学校组织召开了留守儿童座谈会,并给每位留守儿童赠送课外书籍。暑假期间,全校老师分小组进行了家访。
在杨兰看来,现在的学生缺乏陪伴,因各种原因,很多孩子的爸妈常年在外,只能跟着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生活,情感上的缺失让许多孩子变得敏感或者叛逆,“爱心小屋”的成立,让孩子们重新找到如家一般的温暖。“在‘爱心小屋’里,除了开展各种趣味活动外,孩子们还可以随时跟爸妈视频聊天,家长也可跟老师及时沟通,掌握孩子近况。”
随着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不少孩子的习惯和性格都发生了变化。冉雪春是中坝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她告诉记者,之前班上有一个小男孩,爸妈离婚后随父生活,但父亲长年在外务工,缺少陪伴,男孩只能跟年过八十的曾祖父母生活,孩子冬日里穿的棉袄、球鞋破旧不堪,身上还散发着刺鼻的味道。通过对其开展关爱工作后,冉雪春发现并不是孩子不讲卫生,年迈的老人能保障孩子一日三餐已经很不错了,其他方面是有心而力不足,年幼的孩子没有妈妈的教导,根本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于是,冉雪春教导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后来,小男孩成为班上最讲卫生的人,行为习惯得到很大改变。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开展并不容易,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感受,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杨兰说,平时老师们教务工作忙、任务多、压力大,但在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上,一刻也没松懈,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用爱温暖孩子的心,才会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天使”。
据了解,中坝小学的“爱心小屋”成立至今,关爱留守儿童500余人。新学期刚开始,老师们便开始着手统计在校留守儿童人数,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为下一步开展关爱活动做准备。
城乡联动:“送教下乡”惠及40万师生
本报记者李云良
新学期开始,巴州区梁永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希望“送教下乡”活动再次来到学校。
今年4月1日,巴州区教科体局“送教下乡”讲师团到梁永小学开展“送课”活动。“当时送课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每学科3堂示范课,其中讲师团2堂,学区1堂。”送课老师、巴州区一小老师张丽萍表示,送课流程为课题示范、说课交流、互动研讨,9堂示范课在不同班级有序进行。
“张老师给我们讲的《认识三角形》,让我们有了新的思路和认识。”梁永小学学生刘一凡说。
“送教下乡”活动成为我市让广大学子受到良好教育的重要抓手。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陈银春介绍,市教科所指导县(区)教研室成立“名师支教队”累计达180余支700余人,深入开展市到县、县到校、名校到薄弱学校多级联动送教活动。“送教内容从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拓展到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培养、方法创新分享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2013年以来,累计送教1.2万余课时,惠及200多所学校和40万师生,基本实现了让“城镇教师受锻炼、乡村教师受帮扶、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同时,我市创新开展了“名师送教行动——支教队进乡村”活动,建好“师生诉求、薄弱学校、靶向治疗”三本“明细账”,推行“学校点单、支队下单、名师接单、及时送单”服务模式。近年来,共组建180支支教队深入全市300余所农村薄弱学校,累计送去优质课、示范课、科研专题讲座14000余课时,惠及学校200余所、师生35万余人次。
为切实解决“谁去送”的问题,我市先后邀请省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学科院所57位教授就“新课改”“新高考”及“高效课堂”作专题讲座,邀请成都四中等名校名师到我市授课,培训高中教师5000余名。
名师支教,送什么?陈银春介绍,名师深入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一门学科组,送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及方法。为解决如何送的问题,我市探索按学校需求送教、到农村薄弱学校蹲点帮扶、名师巡回送教、城乡结对送教、学区交流送教、干部挂联送教等模式。
“送教下乡”活动不是一时兴起,我市还建章立制,确保送教活动常态化。据介绍,近两年的“送教下乡”活动实现了“十、百、千、万”目标,即送教到数十个学区,使数百所学校的千余名教师和万余名学生受益。同时,建立了“送教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及考评办法,每半年对送教活动进行调查回访、总结,确保送教活动的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