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还在路上,群众的具体困难解决得怎么样、老百姓是否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帮扶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干部沉下去、贴着帮,一桩桩地解难题、一件件地办实事,老百姓才能有获得感。
发挥好干部的帮扶作用,对打赢脱贫攻坚硬仗至关重要。巴中作为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特殊区域,如期完成脱贫目标,必须围绕“人”这个核心因素做文章,尤其是要发挥好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近年来,我们选派了1725名“第一书记”、5万余名党员干部、339名市级业务骨干驻村入户,让他们同贫困群众一道学政策、兴产业、长技能、育新风,在贴近群众的过程中、带领群众在干事创业中一起成长。
到群众中来,就要学会用老百姓的话,讲他们能听懂的政策。脱贫攻坚要对标政策,这不只是要求干部拿得准,也要让群众心里真明白。形成这样的默契,才能确保政策精准落实。我们用的是笨办法,帮扶干部揣着政策读本和卡片到农户家,和群众一起读、一起学,用农家话来讲解,帮群众理解脱贫政策、补贴标准、摘帽程度及落实情况。磨刀不误砍柴工,让政策宣讲和政策执行的“复杂活”,变得通俗易懂,有助于凝聚人心,减少帮扶难度。
断穷根,就要兴产业。找准符合当地资源禀赋又有市场潜力的产业不易,干部要沉下心来和群众一起研究情况,寻找出路。一方面,要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为有创业能力的群众找产业项目、对接市场,带动更多群众致富。今年,扶贫干部帮助3.6万户贫困家庭建起小果园、小菜园、小禽园、小药园、小鱼池,依托“五园”实现了增收。另一方面,为群众致富找到“发动机”,依托大中专院校,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干部的“联姻”,帮助村民聘请农技人员,请实用技术专家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一人掌握技能。今年,巴中开展这类培训3.2万人次,1.1万余名群众有了一技之长。
脱贫攻坚不仅要在物质上消除贫困,也要让困难群众在精神文明上更上层楼。巴中把移风易俗作为扶贫的重要内容,既帮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又帮助“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从生活方式的改变上引导转变陋习,从孝老爱幼、耕读传家的观念培育中树新风,引领脱贫群众主动适应新家新业新变化。
干群之交,难在同甘共苦,贵在换位贴心。只有围绕群众所急所盼,补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增添老百姓致富的信心,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如今,巴中一个个美丽新村生机勃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幅干部群众携手战胜贫困的美好图景,日渐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人民日报》点评:脱贫需要行动共同体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一项重要且艰难的工作。不同地区的情况和特点有差异,需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党员干部和群众要形成行动共同体。
在脱贫攻坚的行动共同体中,干部要充当“火车头”作用,要主动贴近群众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落实不力,与干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任务不具体、考核不到位等问题有关,“火车头”跑不起来,脱贫自然后劲乏力。四川巴中选派各级干部奔赴扶贫一线,从学政策到兴产业,从长技能到育新风,实现真帮真扶。让干部下沉,在扶贫过程中同群众一起成长,脱贫攻坚的合力就显现出来了。
脱贫致富的主体还是群众,帮扶要把干部、群众、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消除贫困共同体。带领群众致富没有休止符,只要党员干部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去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