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巴中附中劳动育人落实处
关于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强调把劳动素养和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与品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结合落实落细“双减”政策,发挥劳动育人功能,西华师大巴中附中依托学校特色和地域优势资源,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在校内开辟出3000多平方的田园式的学农劳动实践基地。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之外,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通过劳动教育为学生成长赋能,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会平凡劳动中的艰辛,享受着压力释放后的快乐。
一、辟草地坡地为学农基地
学校整体规划、学导处具体指导,后勤处保障支持,年级组分片承包,将实验楼周边的坡地,创思楼与怡馨楼之间的空地,进行挪砖清场、铺设水管、开挖换土、浇筑垒石、铺砖分畦等,重新设计建造了一块3000多平米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在基地种植了120株桃树、100株葡萄、100株枇杷,还种植了辣椒、茄子、苦瓜、四季豆等多种蔬菜类植物。翻地、松土、栽种、拔草、施肥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实实在在地下地干活,实实在在地出力流汗,在锻炼中磨砺意志、培养品质。
二、从室内课程到真实实践
学校确定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促创新,以劳促成长的劳动育人目标。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各科教师深挖细掘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语文、政治教学中突出以劳为荣、以劳为美、以劳为乐价值观教育;在历史、地理教学中突出地域特色、劳动成果、时令文化教育;在物理、生物等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多样课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为保障劳动教育真实发生,学校聘请生物教师做顾问,有农村劳动经历的教师为技术指导,在初、高中六个年级全面推进室外劳动教育体验课程,保证每班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类种植活动,学生不仅认识各种蔬果,了解蔬果种植的时令,知道蔬果生长的规律,明确影响蔬果生长的各种要素,明晰蔬果所含的营养成分;还在实践中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不挑食、不厌食,更能从“粒粒皆辛苦”中改变求学态度,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三、减压力负担为乐学体验
向阳成长,应是青少年该有的模样。但孩子们总有来自学业的压力、考试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为给他们多提供一种释压放松的方式,学校特意在校园里面开辟出这块田园,学生每天都能进行户外运动,从开垦到播种,经历农作物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让一个生命参与到另外一个生命中,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互动。
或是挥洒汗水使用着传统工具,或是呵护着亲手种植的脆弱与坚强,或是用文字记录下的劳动体验,或是课间到田园去吹吹风,这都促进学生大脑分泌多巴胺增加积极情绪,当快乐激素刺激学生专注求学并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劳动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成长。初二赵姝梅说,我每天都对植物的长势充满期待,我喜欢亲身接触生命的成长,我觉得生活在这样的校园很祥和很有劲很美好。
春意渐浓,阳光正好,万物随春生长。学校在聚焦“四质工程”抓教育质量的路上,正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躬身培植“耕读文化”,通过全员阅读提升师生核心素养、丰腴师生精神长相,通过劳动教育帮助每个孩子强身健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每个孩子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